狗狗打完疫苗可以不打狂犬吗?
狂犬病(rabies)乃寄生动物病之一,属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咬伤而感染。我国于1980年正式确定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所致。此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50%甘油中能存活6个月,对低温、干燥及紫外线均敏感。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2~3个月,最长可达一年之久。临床上分三期: 1.前驱期或潜伏期(7~10天) 临床表现为发热、被咬部位神经感觉异常,有麻刺感、痒痛、蚁走感等。恐水、怕风是本病的特征症状。患者对水声、饮水、饮水或闻流水声均可引发严重恐慌,甚至听到水声就可引起全身痉挛。故病人虽极度口渴也不愿饮水。患者还可出现精神失常、烦躁不安、恐惧忧伤;主动攻击人畜;唾液增多等症状。病人由于喉头黏膜、声带痉挛而发出嘶哑声音,病人不敢吞咽,但又非常口渴,常常舔唇、舌和牙齿,甚至出现舔食流水的现象。因此病人常因流涎而误认为口腔疾病而来就诊。病人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痛、眩晕、全身不适、睡眠障碍等症状。
2.兴奋期(6~18小时) 以恐怖表情为开端,继而出现兴奋躁动、恐惧不安、疑心重重;继而出现高度紧张和焦虑,并有濒死感;继而发生麻痹,肌张力降低,反射消失,病人安静下来。此时若用刺激方法可引起发作性抽搐,也可自发性发作,但发作时间短,然后进入昏睡状态。当再次受到刺激时又开始发作。最后病人处于昏迷或麻醉状态,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呼吸变缓,血压下降,心跳缓慢,体温下降直至死亡。
3.麻痹期(6~18小时) 患者逐渐陷入昏迷状态,反射消失且由麻醉转为麻痹,最后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病程通常不超过6日,长者可达10日。 本病以病死率为高,死亡率几乎达100%。
预防办法
(一)管理传染源 应加强犬的管理,严禁其捕猎野生动物。对患病的犬要尽早地隔离治疗,对已发病的狗应立即处死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病犬的唾液污染水源、食物和其他物体而传播该病给其他人畜。
(二)切断传播途径 要重视灭鼠工作,并避免与老鼠或其他动物接触,如不小心被猫、狗弄伤应及时清洗消毒处理伤口,还要尽量少去郊外或森林,以避免被传染。
另外,注射狂犬病疫苗是预防得本病的良好措施。目前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分为两类。一类是从患病动物体内提取的病毒,经培养后制成的冻干疫苗,这种疫苗价格昂贵;另一类是将病毒接种到易感动物的身上,待其产生抗体后再取出其血清,制成灭活疫苗。
现在多使用后者制造的疫苗,因为这类疫苗具有价格低、效果好的优点。但无论何种疫苗都需要在首次被咬后的第0、3日和第7、14日及第28、60、90日各注射一针,共5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