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睛作用是什么?
猫眼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角膜、虹膜和眼眸。 不同结构的颜色是不一样的,有些是透明的,有些是彩色的(黑、蓝、绿等等)。其中,对光敏感的细胞分布在虹膜里,而识别颜色的细胞主要集中在视网膜上。 我们通常认为猫是“色盲”动物,是因为它们无法像人类一样区分丰富的色彩。其实,它们的视觉灵敏度远远超过人类,可以看到波长0.2-6微米的电磁波,也就是能看到光谱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虽然人类的视网膜上没有锥状细胞,不能分辨光谱中波长0.35—0.7微米的部分,也就是无线电波和微波,但这部分电磁波对于猫来说是完全可被感知的。在黑夜中,它们的视力相当于人眼的4倍。
同时,与狗相比,猫的夜视能力要高出许多。这是因为狗的黄色晶体蛋白只在眼睛的最后阶段起作用,而猫的晶状体中含有大量的绿色晶体蛋白,所以它能够把大部分的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即使在很弱的光线下也能看得很清楚。有人说猫是一键透视镜。 除了能感知颜色和光线强度外,猫咪的眼球还能自动调整聚焦。对于人类来说,无论近视还是远视,只要度数不变,眼睛的焦点就是固定不变的。但小猫的眼睛会根据外界物体的远近而产生变化。当物体靠近时,它们的睫状肌收缩,使得晶状体变厚,焦点就能从很远的地方拉近到眼前;而当物体远离时,晶状体变得又薄又细,把视野中近处和远处的景物都拉到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