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痒痒是怎么回事呀?
引起外耳道发痒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外耳道湿疹和真菌感染引起的。 1、外耳道湿疹:由于接触了致敏物质导致的外耳道皮肤非感染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肿胀、糜烂、渗出结痂、脱屑及阵发性剧烈瘙痒。长时间搔抓会使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严重的会出现皲裂、渗液等;如果治疗不及时,湿疹可向周围扩散,还会反复发作。
2、真菌感染:如果是真菌感染了外耳道,会导致耳朵里出现黑色或灰色鳞屑,伴有明显瘙痒感,有时甚至感觉耳朵里像有小虫子在爬,让人坐立不安特别难受。此时如果挖耳屎,有时会看到鼓膜上有白色糠状或片状斑块,这些就是真菌感染的证据。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滴耳(注意:不要随便自己使用,应该遵医嘱)。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也会导致耳朵里面发痒,比如:掏耳屎过多、耳道进水、感冒、过敏等等。 对于这些情况导致的耳朵发痒,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例如:不要自己随意抠耳屎、洗头洗澡时注意不要让水进入耳朵里,保持外耳道的干燥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等等。
真菌喜爱温暖潮湿的环境,当外耳道潮温改变、皮肤有破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自然就容易被霉菌趁虚而入。临床上最常见的致病菌种为藻状菌毛霉菌及白色念珠菌,多见于高温潮湿或生活习惯不良地区,且多数患者有挖耳、经常使用消毒耳勺等不良习惯。
外耳道真菌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耳内发痒、有异味及闷胀感,若有继发感染,可出现耳痛,并伴耳部分泌物增多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日常工作。检查时发现外耳道有白色、灰色、黄色或者烟黑色霉苔及菌丝,这与检查时棉签上的色素吸附后形成的耳道内黑色分泌物相区别。根据病史及耳内镜检查不难诊断,必要时取外耳道真菌涂片或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上首先应保持外耳道及头部干燥,及时停用一切耳内及全身的激素类及抗生素类药物,局部及全身应积极抗真菌治疗。该病治愈需要病患的积极配合治疗,因为病程一般较长、治疗周期也较久,所以就诊后应遵医嘱定期复诊,直至痊愈。
此外,对于耳道真菌感染的预防,第一要注意保持耳道清洁干燥,切勿随意用不洁净的器械挖耳,不要用手指挖耳,避免耳道皮肤受损引发局部感染;第二、一旦怀疑耳朵痒痒、有异味、分泌物等,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