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把狗狗训练好?
“训练”这个词真的很有误导性,好像在说“我教它怎么做”。 实际上,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让它学会如何做”,区别在于主动性和被动性。 你想让泰迪学会“不啃指甲”,于是给它准备了一桶泡腾片;你想让比熊学会“不在床上随地大小便”,于是买了除臭剂和烘干机。 在养狗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教”给它们新的知识和技能,希望“训练”出一只符合我们自己想象和要求的完美宠物。 但是,这些所谓的“知识”“技能”正是人类自己定义的。对于动物来说,它们的世界很简单,没有“知识”与“技能”的概念。你所认为的“不啃指甲”对它们来说就是“啃-不啃”,你不让它做的其实才是对它好的(因为人吃东西之前也会先问一下食物合不合口味)。 举个例子:我家二哈刚来的时候,特别喜欢啃家具腿。为了纠正这个坏习惯,我想了很多办法——收起来不放它接触的到的地方、用肉干吸引它的注意力、甚至把肉放在它嘴边引诱它.....但是无一例外,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我放弃挣扎了,我觉得这是它天生的习性,我无法改变。反而后来,因为我经常在家随便它啃,它还偶尔会有“客气”的时候呢! 比如它想啃的时候,我叫一声“别啃!”然后它就会停嘴,看着你,那眼睛仿佛再对你说:“我不吃了,给我一块好不好?”这时候如果你扔给它一块点心,它会很开心地舔你的脚趾头表示谢意喔~ 所以你看,其实狗狗不需要“训练”,需要改变的其实是你的想法。你把它当成什么了呢?一个需要你每天花时间去教导的小孩子吗?它不是!它只是一只小狗而已,是一只智商相当于四五岁小孩的畜生。
如果你把它当作你的家庭成员,把它当做一个有生命、有感情、需要被尊重的个体来看待,一切问题的根源就都迎刃而解了。 我家两只狗子,从两个小小的奶娃娃长大到现在快五岁,从不会乱咬东西、不翻垃圾桶、不撕家、也不乱排泄。即使偶尔犯错,也是明显故意的、以表示对某件事的不满(比如新换了床单被套,它非要咬;比如我几天没理它,它一定要在我脚下便便)。
当你把一只小动物当作家庭一员看待时,很多事情就简单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