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点抽搐怎么办?
需要明确引起狗狗出现抽搐的原因,然后再针对原因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所以,当狗狗出现抽搐时,主人应该尽量的观察记录狗狗的症状,包括抽搐的部位、频率以及持续时间等等,以便于更好的就医问诊。 一般引起狗狗出现抽搐的情况有下面几种——
1.食物中毒 如果中毒,可以观察到症状出现的地方有发黑或者绿便;
2.脑炎 有可能会表现出精神沉郁、嗜睡、反应慢、食欲差甚至呕吐拉稀等症状,也有可能出现抽搐;
3.狗瘟热 在疾病后期会有抽搐的现象,并且往往伴有眼睛斜视、瞳孔散大等情况发生,如果治疗不及时往往会导致死亡;
4.细小病毒病 同样会在病程中引起抽搐现象,同时还会伴有吐白沫、精神差、食欲差等情况的发生;
5.神经性症状 比如犬咬合不足或过迟,就会出现吞咽困难、异食癖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神经性症状如抽搐等。 另外,某些体内外寄生虫也会导致狗狗出现抽搐,比如蛔目类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蛔目呕吐症候群就会表现为胃肠道不适、呕吐腹泻、消化不良,严重时会出现脱水、休克,甚至是猝死!所以,如果铲屎官没有定期给狗狗驱虫,那么狗狗出现抽搐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寄生虫作怪了!
引起狗狗出现抽搐的因素有很多,所以在面对抽搐的狗狗时,最好及时带去宠物医院查找原因,然后针对原因处理。 如果是急性情况可以考虑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补充因抽搐流失的能量和体液,必要时可以进行气管插管补液。
如果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异常,则需要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如果是寄生虫导致的,则需要进行驱虫处理;若是传染病所致,则需要抗病毒、抗细菌的同时,考虑做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确定是否有其他并发症,然后再对症治疗。
对于无法进食的狗狗,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为它补充营养。如果病情严重导致无法正常行走、瘫痪,就需要人为帮助它活动,防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控制抽搐的频率和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