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有狂犬病是什么样的?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见于世界各地,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接近3000人,亚洲国家发病率较低,我国年发病率2~6人。该病亦可见于野猫,患病野猫有恶液质体征,但多见于家猫,临床资料说明,该病主要是由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分泌物经伤、口、眼渠道进入易感者,在易感机体寄生繁殖,逐渐损害神经组织,直至临床发病。
当发病动物(包括家犬、家猫)接近人或被咬伤时,就可将狂犬病毒(RABV)传染给别人。其中,人被狂犬咬伤感染几率最高,约为15%,其次是唾液和泪液,感染几率分别为80%和70%,其他途径感染的几率很低,发病的猫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在患病猫死亡前,其唾液、尿、粪便、眼泪、唾液腺、甲状腺、性腺等器官中都含有狂犬病毒,并通过以上途径散播病毒,传染给人。而患病猫在发病率20%左右的期间,也有轻度带毒,要通过接触感染。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在被狂犬咬后,经过4~8周的潜伏期才发病。该病的最早临床症状于狂犬咬伤后48小时内出现,但多数在3~7天才开始发病。狂犬的神经毒性较强,引起严重的脊髓炎和多个内脏疾患,患者多合并急性中枢神经衰竭,而亡。
症状:
最早的症状是恐水,遇到水或听到水声,会出现呕吐,水进入食管,即发生咽喉痉挛,甚至窒息。狂犬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等四个阶段。但在病程的不同阶段,其临床症状可完全不同。
潜伏期:狂犬病毒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包括破损的粘膜)进入体内,感染后,症状较轻,可能看不到任何症状即没事了,又称隐性狂犬。症状重者,病毒可沿邻近神经轴转入脊髓,并发炎,称为兴奋性狂犬。狂犬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是20~90天,不足20天称急性狂犬,超过90天,称慢性危蛇。
前驱期:狂犬潜伏期内,可表现肌肉痉挛,俗称抽搐或颤动,而口唇痉挛可出现流口水,前者称为肌肉性抽搐,后者为口唇痉挛。临床上,狂犬痉挛多发生在受伤部位,亦可为体表其他部位。此期多在两天以上,2~4周。
兴奋期:在前驱期后,患者始呈兴奋状态,意识紊乱,行为怪异。瞳孔缩小,恶心,呕吐,感觉异常,多汗,流涎等。痉挛性发作,常间歇性的分散在神经系统各个神经段,特别在脑神经节,脊髓灰质和后大脑皮质等部位,发作时以头或躯体姿态姿势,而肌肉性抽搐可局限于面肌、下颌肌或颈肌。
此期病人对光线、声音、风等刺激可表现为发作性欢乐情绪,触发光,刺激可加速其发作,而感觉障碍则使其发作迟缓。如有发作间歇期,则精神、形体、睡眠和食欲等一般情况较好。
昏迷麻痹期:狂犬病逐渐转变为瘫痪,病人极痛苦,常发出怪叫,随即昏迷,高热,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病尔后3~7天亡。
抢救措施:
1)认真清洗伤口。尽快地清洗伤口非常重要。用肥皂和水反复冲洗,最好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如有条件,可用浓氨水或酒精消毒。伤口在伤口严重,可以泼洒相应比例的稀释酒精或消毒液清洗。切忌用嘴去吹吸清洗液,或在伤口上涂抹任何药物。2)及时就诊和接种疫苗3)对咬人的动物进行隔离和检查,必要时,可以灭绝对传染易感性。4)预防。